时间:2024/3/23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佚名 点击: 61 次
泉州白癜风医院 https://m.39.net/pf/bdfyy/bdflx/

随着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升级,农业的作业方式越来越现代化。记者在调研中发现,乡村也涌现出了一批新职业。浙江的乡村规划师是如何让紧邻世界文化遗产的古老乡村,变成乡亲们宜居乐业的美好家园?一起来看“新农人”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。

乡村规划师:我是乡村“造梦师”

02:10

这座位于大片稻田中的建筑,地处浙江良渚古城遗址的缓冲区。如何让项目与周边的遗址风格统一,是葛蔓蔓一直牵挂的问题。

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乡村规划师葛蔓蔓:绿化率20%太少,其实是不太适合的。停车场把生态的植草砖这种类型布在那边,绿化可能会稍微丰富一点。

和葛蔓蔓一起走在良渚街道新港村,记者看到,平整宽敞的石板路旁是一栋栋小洋楼,一眼望去,各家院内的美景尽收眼底。

村民的生活环境变好了,葛蔓蔓又在思考新的问题:如何能够在保护遗址及周边环境的同时,走好发展之路?然而,靠近良渚古城遗址,保护区范围内不能新增建设用地,建筑高度与引入的业态也都要受限制。葛蔓蔓提出“共享”理念,各村共同进行农业生产和文化研究,借助远近闻名的稻作文化发展产业并共享收益。

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纤石村工作人员梁波:现在我们纤石村有一个指标,资金也有,就是我们现在缺少地块。

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石桥村工作人员薛见晓:我们现在石桥村是土地有,那我们来出土地,由兄弟村出指标和资金,我们这一块的整个情况就可以盘活了。

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乡村规划师葛蔓蔓:希望通过综合规划的逻辑,在辐射范围内能够把这些资源有效整合集聚,把文化的影响放大。

在乡村规划师与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,良渚文化书店的直播间开起来了,吸引了不少人气。

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安溪村村民沈世航:用良渚文化的传播力吸引一些人到这边来,然后通过这里的一些书籍,一些文化产品,可以更加鲜活地把良渚文化再推广出去。

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乡村规划师葛蔓蔓:使规划照进现实,把我们的乡村变得更美丽,乡村变得更富裕,是我自己的一个梦想实践的过程。服务于村庄,服务于广大的村民,让他们有美梦。

“村团长”:我是乡村“大忙人”

随着农村电商蓬勃发展,在农村有了一个新职业——“村团长”,他们帮助乡亲们通过电商平台团购需要的物资,也把村里的特产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出去。接下来一起认识一位在四川雅安山村里的“村团长”。

02:20

每天下午四五点是王小华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。她要把团购的蔬菜第一时间按照订单分装。王小华告诉我们,现在平均每天几十个蔬菜水果订单,其中很多在当天晚上就要端上餐桌。许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所下的订单,王小华还会一一送货上门。

桃源村距离最近的镇子有十多公里,虽然现在有了水泥路,但是去镇菜市场最快也需要半小时。从去年4月开始,王小华有了一个新职业——“村团长”,她帮助乡亲们从电商平台下单订购。

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桃源村村民王小华:去镇上买菜,单程路费都要12块钱,在平台上买菜,我就可以多买一点,这样就可以方便更多的人。

送货上门解决了乡亲们的需求,可是,村里不少老年人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悉。王小华还要帮助不会网购的老人下单。

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桃源村村民王小华:要它就直接点加入购物车,然后去支付,确定地址,你买东西对好了,你不管在这上面买蔬菜或者水果一定要看它的克数。

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桃源村村民常晓琴:这个团购点开一年多了,我们一直在这儿买菜,这里东西又新鲜,又实惠,我们都很喜欢。

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桃源村村民周燚杭:我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和爱吃的零食都是在平台上购买的,种类非常多,送货速度也很快。

最近,王小华又有了“新想法”。她想通过互联网,把村里的特产卖到更远的地方。

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桃源村村民涂登高:我家种了三四亩脆红李,以往都是自己背到街上去卖,现在年龄大了,背不动了,就只有请小华在手机平台上帮我卖了。

从家门口的便利店主到“村团长”,王小华通过手机和互联网,让乡村和外面的世界连接更紧密。王小华坦言,她希望自己更忙一点。

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桃源村村民王小华:手机现在也是我的“新农具”,从原本只是解决我生活中的困难,到现在我又通过互联网学着开店,我要忙起来,这样我和乡亲们的日子就会越来越红火。

农业经理人:我是知识型“新农人”

随着规模化的农业作业方式逐步铺开,现在的农业全流程都有科学的方式和农具进行辅助,这也要求农民掌握更多的新知识。有文化、懂技术、善经营、会管理的农业经理人成了一种“新职业”。在河南开封记者看到,农业经理人正带着全村乡亲们共同致富。

02:56

再过一个月就是萝卜播种的季节,河南开封西姜寨乡的农民正在抓紧时间整地,为接下来播种做准备。这几天,耿新亚正忙着在田间地头奔走,帮助乡亲们提前规划产品的销路。

开封市祥符区西姜寨乡农业经理人耿新亚:这亩地确实销售压力很大,有啥事咱们勤沟通。

大学毕业后,耿新亚就一直在从事农业种植管理。去年,他和当地农业公司一起,帮助乡亲们进行规模化种植。虽然已经有了近十年的种植经验,种出来的蔬果口感也不错,可是一开始,村里种了一辈子地的“老把式”对这个年轻后辈还是有点担心。

开封市祥符区西姜寨乡农民张永顺:刚开始对他不服气,当时看着他年轻。

耿新亚一个个去乡亲们家里做工作,讲解规模种植的优势。他把收大蒜的机器改装,实现了机械拔草,速度比原来快了十倍不止。

开封市祥符区西姜寨乡农民张永顺:现在服气,以前地里的草两人二十天也薅不完,上了机器,我两天就薅完了。

自此之后,乡亲们对耿新亚刮目相看,陆续加入规模种植中。种植成本继续下降,乡亲们的收入比过去增加至少30%,这让耿新亚很有成就感。

规模化种植的效果在周围村子里传开,新品种的研发又成为耿新亚的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网站地图
  • 发布优势
  • 广告合作
  • 版权申明
  • 服务条款
  • Copyright (c) @2012 - 2020



    提醒您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